所有频道

当前位置:主页 养生文化 道家养生

上海白云观与全真道乐

发表时间:2021-07-18 18:01:26

养生之道网导读: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地区大约是在元代。据《松江府志》记载:元大德十年,娄县曾建有“长春道院”。道院……

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地区大约是在元代。据《松江府志》记载:元大德十年,娄县曾建有“长春道院”。道院名为“长春”,当时是为了纪念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(号长春子)而建。至正元年,杨载撰《长春道院记》,其中谈到当时的道院住持,为镇守广陵的郑将军之子郑君。但自此以后的五百年间,这一地区很少看到有全真道活动的记载。直到清朝同治二年,杭州显真观道士王明真,才在上海北门外,新桥朝阳楼(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)创建了全真道观“雷祖殿”。

清道光三十年(1850),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裨治文的夫人格兰德在上海西门白云观(今方斜路)创办裨文女塾。清光绪八年,由于马路拓修,雷祖殿需要拆迁,嘉定道士徐至诚在仁济善堂绅董们的资助下,将雷祖殿迁建于东星桥(今南市区西林后路100弄8号,现在因旧城改造需要,又迁移至老城厢内的大境路上)。使其形成占地十四余亩的十方丛林道观。清光绪十四年,徐至诚进京,在清廷官员和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的协助下,以改雷祖殿为“海上白云观”,使其成为北京白云观的下院,北京白云观送给明版《道藏》八千余卷(现存于上海图书馆)。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颇具威望的全真十方丛林道观。

据上海白云观老高功张理宽、吕宗安说:光绪十四年冬,北京白云观派遣高功在上海白云观开办全真丛林“官学”,教授全真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等道教知识,当时参加学习的包括上海、江苏苏州、浙江杭州等广大地区的全真宫观前来学习,北京以白云观为正宗的全真韵学大面积的在江南一带传播开来。

上海以前是小地方,比不上苏州这样的大城市。鸦片战争之后,上海才开始发展起来,道教活动也跟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展,并形成了本帮、苏州帮、无锡帮等诸多帮派。当时,上海道教和杭州、无锡道教来往比较频繁,所以,上海的各大全真道观和杭州各全真道观均应用相同的全真十方经韵。

上海市郊道乐,以风格、地区可分为东郊和西郊道乐,市内城帮(即本帮)道乐与西郊道乐不同之处较大。西郊道教的传派属茅山上清派,经苏州传入,与苏州道乐关系较密切。上海城帮传统与浦东的川沙、南汇等地有渊源关系。据说本帮道教音乐曾受到上海佛教法事音乐的影响,把当时已走向衰落的佛教做法事用的音乐吸收了过来,使它变成适用于道教科仪的音乐。上海道教音乐非常具有民俗特色,主要因为江南吴语地域的语言系统、生活习俗、民间俗乐(民歌小调、器乐、说唱、戏曲)等因素。

上海市区道乐兼备正一、全真两派特点,以市内海上白云观和地处浦东的钦赐仰殿两大宫观为代表。两者有不同之处。前者含有东乡道乐的风格较浓。在风格上较注重庄严华丽的仙道气氛,曲目以细乐为主。而浦东的东乡道乐则以京胡为其重要的旋律乐器。

民国年间的上海白云观全真科仪十分著名。据上海白云观高功张理宽道长说,民国初年上海白云观与杭州玉皇山归李理山道长管理,李道长十分注重道教科仪、音乐、武术等文化的教育,所以当时的上海白云观著名高功、经师十分之多。著名的有吕宗安、张理宽、闵智亭、王世南等。据张理宽高功说当时上海白云观有三四班经师,每天经忏法事不断。当时还为清朝一遗老作了七七四十九天超度道场,轰动整个上海宗教界。

1912年第六十二代张天师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“中华民国道教总会”,但未取得政府核准,只成立了“中华民国道教学会本部上海总机关部”,开展一些活动。在上海还成立过地方性的道教组织“中国道教总会”、“中华道教会”等。

当时上海应用全真经韵的道观很多,如紫阳宫就是上海道教全真派的主要道观。民国二十二年,浙江天台山羊角洞紫阳宫全真派乾道陈铁海,在上海梵皇渡路(今万航渡路)忻康里开设“天台紫阳宫上海分院”,自任住持。后收达丰纱厂女工王小金和公益纱厂女工管凤娣为徒,成为上海最早的坤道。她们身背灵官,跣足打木鱼,随处募化,在上海名噪一时。民国二十七年,在一些商贾家属的资助下,于武定西路1444弄2号正式建成上海第一座坤道院,最盛时有坤道近四十人。该院斋醮仪式颇为鲜见,信众极多,经济收入一度为各道观之首。又如上海的桐柏宫,民国十五年前后,原清虚观交功(道观中的职称)全真派道士艾朗轩,创于马当路,后迁境内威海卫路282号,自任住持。以“清经”和经忏法务为主要宗教活动,兼营素斋。抗日战争期间,其经忏之多,香火之旺,素食功精味美,为上海当时任何道观所不及。

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
大家都在看
频道最新
猜您喜欢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