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频道

当前位置:主页 母婴养生 坐月子

【坐月子怎么调理】坐月子的调理方法

发表时间:08-25 11:47:41

养生之道网导读:坐月子怎么调理?月子病很折磨人,所以人们还应防患于未然,也就是“治未病”。看看坐月子怎么调理吧。

中医认为,“产后多虚多淤”,需要细心调养。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科主任医师陈爱兰说,在临床上,不少产妇会出现贫血、多汗证、恶露不尽、产后风等常见的问题。产后注意调养,可有效避免产后病的发生。

产后贫血

李小姐生了孩子后常常头晕、乏力,一检查发现血色素只有7克(正常女性的血色素为11-15克),后经中医药调理了半年才恢复正常。

陈爱兰说,一些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较多,或者本身在怀孕期间就患有贫血,这样就会引起产后贫血,身体变得更加虚弱,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疾病。

因此,专家认为,产后贫血首先要注重饮食调理,比如多吃动物肝脏、海带、紫菜、黄豆、菠菜等含铁的食物。另外,民间一直有“红糖煮鸡蛋”的补血食疗方,这是因为红糖内含有较多的铁质、核黄素及锌、锰、钙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。陈爱兰指出,一些中成药比如复方阿胶浆也很适合产妇贫血,阿胶、红参、熟地、山楂等,可助消化、补元气、养气血,在恶露干净之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如果产妇产后出现严重贫血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产后多汗

在怀孕期间,孕妇新陈代谢旺盛,容易出汗,但若产后依然大汗淋漓,持续不止,这被称为“产后自汗”;如果睡觉后汗出湿衣,醒来即止,则被称为“产后盗汗”。中医认为,这均属产后多汗证。

王小姐一个月前剖腹产生了一个男孩,坐月期间一活动就出汗,常常湿透衣服。陈爱兰说,不少妇女产后出汗多,多数是因为“产后气血骤虚、腠理不密”所致,一部分人可在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。如果后出汗量过多和持续时间长,需要就医。(张华)专家指出,气虚、血虚是导致产后多汗证的根本原因,因此可补气养血,以玉屏风散加茯苓、大枣、麦冬、牡蛎等服用,可滋阴、补气、固涩止汗。也可以用黄芪(30-50克)、沙参或太子参(15-20克)、麦冬(20克)煲汤饮用。

产后恶露不绝

正常情况下,产后恶露(出血)一般在三周以内可完全排尽。如果超过这段时间,血性恶露仍然淋漓不断,就被称为“恶露不绝”。陈爱兰说,对付产后恶露不绝,很多人会采用生化汤,有的人甚至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。但是临床上,却遇到不少产妇越用越出血的现象。

专家表示,产后的气血之虚,不能猛攻,若不分寒热虚实,盲目服用生化汤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。

中医认为,一般以恶露的量、色、质、气味等辨别寒、热、虚、实。量多,色淡红、质清稀、无臭味,多为气虚;量多色红或紫,质粘稠而臭秽,多为血热;色紫黯有块,多为血淤。治疗应虚者补之,热者清之,淤者攻之,辩证施治。

产后风

产妇在产褥期内,出现肢体关节酸痛、麻木,称“产后身痛”、“产后关节痛”,俗称“产后风”。专家认为,这主要是因为产后失血过多,阴血亏虚,再加上产后“卫阳不固,腠理不密”,如果遇寒、遇风,则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淤滞而痛。陈爱兰表示,产后身痛的治疗与一般风湿身痛不同,因产后气血俱虚,虽挟外邪,但重在祛风散寒,兼祛湿邪。

另外,产后还要注意保暖,避免居住环境寒冷潮湿。不过,陈爱兰指出,虽然产后怕风寒,但也不宜捂得太严,尤其是在夏季,关在闷热的房间里很容易引起中暑,所以,要适当开窗通风。

调理方法

1.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

产妇分娩后妇内分泌发生了变化,全身肌肉、肌腱的弹性和力量下降,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张力减弱,使关节变得松弛,在此状态下,如果产妇过早过多地从事家务劳动或过多地抱小孩,会加重关节、肌腱和韧带的负担,容易使手腕、手指关节等部位发生劳损性疼痛。 过多的走路、不注意足部保暖会使足跟底部脂肪垫变薄、退化、弹性下降,易导致足跟脂肪垫出现水肿、充血等炎症,引起疼痛。

2.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

受对流风直吹等冷刺激均可诱发神经炎,导致手足麻木和疼痛,或发生肩关节酸痛等症状。

3.保持心情愉快

心情越快很重要,尤其是在哺乳期。

4.及时调理因产后失血过多所导致的贫血、宫内瘀血,补益气血、活血化瘀、滋补肝肾,防治造成产后体虚、头晕,腹痛,腰痛等月子病

月子内可服用雷氏产后调理汤之产后型(雷氏月子调理汤);产后30-100天可服用雷氏产后调理汤之发汗型(雷氏发汗汤)。

5.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

对于产妇来说,泡脚对于于身体亦是非常有利的,产妇经历了分娩过程以后,已筋疲力尽,每天用温水泡泡脚还可以解乏,使全身舒服,对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大有好处。产妇在洗脚时还可以结合足疗按摩,不断地按摩足趾和脚心,可提高泡脚保健的功效。

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
大家都在看
频道最新
猜您喜欢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