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频道

当前位置:主页 中医养生 中医术语

肝郁脾虚的偏方有哪些

发表时间:04-11 15:00:30

文章目录

一、肝郁脾虚的偏方有哪些
1. 肝郁脾虚的偏方有哪些
2. 脾虚的症状
3. 肝郁脾虚的饮食
二、肝郁脾虚的诊断
三、肝郁脾虚的调理

肝郁脾虚的偏方有哪些

1、肝郁脾虚的偏方有哪些

脾胃气虚,不思饮食。用人参一钱、白术二钱、茯苓一钱、灸甘草五分、姜三片、枣一枚,加水二杯,煎至一杯,饭前温服。此方名“四君子汤”(按:各药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)。

小儿蒸热(脾虚人瘦,不思饮食)。用白术、白茯苓、白芍药各一两,甘草半两,加姜枣煎服。此方名“吃力伽散”。

脾虚胀满(脾气不和,冷气客于中,雍塞不通)。用白术二两、桔皮四两,共研为末,加酒加糊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饭前服,木香汤送下。此方名“宽中丸”。

脾虚泄泻。用白术五钱、芍药一两,共研为末,加米饭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汤送下。一天服两次,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。 又方 : 用青粱米半升、神曲一合,每日煮粥食。 又方 : 用黄雌鸡一保,炙过,以盐、醋涂上,煮熟吃下。

2、肝郁脾虚的症状

脾气虚:腹胀纳少,食后胀甚,肢体倦怠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形体消瘦,或肥胖浮肿,舌苔淡白。

脾阳虚:大便溏稀,纳少腹胀,腹痛绵绵,喜温喜节按,行寒气怯,四肢不温,面目无华或浮肿,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,舌苔白滑。

中气下陷:如久泻、脱肛、子宫脱垂等。

脾不统血: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,如月经过多、崩漏、便血、衄血、皮下出血等。除出血外,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。

3、肝郁脾虚的饮食

宜吃饮食

宜吃健脾促进消化的蔬菜粥、宜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、宜吃养气血的杂粮粥。

山药含有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质,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。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,皆可食用。 山药300克,粳米,大枣煮粥喝。

薏米有健脾利湿、清热排脓功能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脚气、白带、湿、关节疼痛、肠痈、肺痿等症。 薏米200克,红豆,煮粥喝。

红豆可以健脾利湿,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。用于水肿胀满、脚气浮肿、黄疸尿赤、风湿热痹、痈肿疮毒。 红豆,粳米,大枣煮粥喝。

忌吃饮食

忌吃辛辣的蔬菜、忌吃生冷的水果、忌吃肥腻,发性的肉食。

辣椒辛辣,引起脾胃刺激,造成脾虚加重,引起异常的腹泻睡眠不好,脾虚的病症加重不利于康复。 芹菜300克,水焯后,炒菜吃。

冰西瓜是最伤脾胃的食物,应注意避免使用。生冷的食物对于脾胃的影响都很大,避免食用。 粳米,大枣,煮粥喝,早晚佐餐食用。

羊肉大热不好消化引起肠胃不好,脾失运化,适当的喝一些羊汤可以。 西红柿300克,鸡蛋,做汤喝,炒鸡蛋都可以。

肝郁脾虚的诊断

脾虚属脏腑辨证中常见之证型。主要指脾气、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症候。《脉经》卷二脾虚病苦泄注,腹满,气逆,霍乱,呕吐,黄疸,心烦不得卧,肠鸣一说脾气若虚则生寒,令人心腹胀满,水谷不消,噫气吞酸,食辄呕吐,霍乱泄利,四肢沉重,多思气结,恶闻人声(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)。

邹澍《本草经疏》归纳脾虚十二证,饮食劳倦,伤脾发热,饮食不消化,属脾气虚;伤食必恶食,停食,为恣饮汤水或冷茶、冷酒所致。水肿属脾气虚,兼脾阴虚;噎膈属气血两虚,由于血液衰少,而非痰气壅逆所成。脾虚属气虚,健忘属气血两虚,倦怠、嗜卧属脾气不足。脾虚腹痛,按之则止,属血虚;痞气,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。

从临床现实分析,脾虚中又以脾气虚、脾阳虚更为常见,每有腹胀、痞满、消瘦、肢乏、泄泻(或大便先硬后溏,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)、食减、水肿等症。

肝郁脾虚的调理

肝郁患者和气郁体质可以多食一些芽类、绿叶类、行气类食物,以发散、疏理气机,如香椿芽、?菜、佛手等。亦可以将陈皮、玫瑰花等药食两用之品制作成陈皮粥、玫瑰花茶等药膳、药茶。尤其是在春三月,多食用以上所述食品更可以起到顺应春季温暖生发之特性,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除了做一些八段锦、太极拳等传统项目之外,亦可以将双手搓热之后,以掌面沿胁肋部进行反覆摩擦,以微微发热为度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,并经常按摩肝俞、膻中、期门、阳陵泉、太冲等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穴位。刮痧、拔罐、耳穴埋豆、按摩、点穴等养生技能亦简便易行、副作用少。

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
大家都在看
频道最新
猜您喜欢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