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频道

当前位置:主页 中医养生 经络穴位

黑眼圈艾灸哪里

文章目录

一、黑眼圈艾灸哪里
二、中医怎么看黑眼圈
三、去除黑眼圈的偏方

黑眼圈艾灸哪里

1、黑眼圈艾灸哪里

脾俞穴

位于背部,当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艾灸此处使身体机能兴旺,促使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功能的提高,对消除眼部水肿、黑眼圈有很好的效果。

水分穴

定位:脐上1寸。

主治:可以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,有利用于收腹去脂,同时可消除水肿和小便不利。

三阴交

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,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,均有平衡作用,是女性的常用穴,对月经不调、带下、不孕、遗精、阳痿等有效。

定位:在内踝上三寸,胫骨内侧后缘。

肾腧穴

定位: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。5寸。

主治:内分泌失调而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,肌肉松弛,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。腰痛、遗尿,遗精,白带,水肿、耳鸣等。

操作:用艾灸仪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,艾灸时间:15-30分钟/次,每天或隔天一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2、黑眼圈怎么形成的

遗传或色素沉淀

有些人的黑眼圈是先天体质决定的,这类人体内有较多深暗色素且量比较多,代谢较慢,不易消散,故产生黑眼圈,此外经常在外直接接收紫外线的美眉,眼部皮肤也容易有黑色素沉着。另,爱化妆且经常卸妆不干净的美眉也会导致黑色素的沉积。

熬夜、睡眠不足

如若人得不到充足的睡眠,眼睛也就不能够充分休息,这时候眼圈会出现血管充盈及淤血,长期堆积的淤血会导致死循环。眼睛因为过度疲劳经常处于紧张收缩状态,这些长年累月集聚的黑色阴影,慢慢的就形成了所谓的黑眼圈。

偏爱重口味食物

饮食习惯的好坏决定身体的好坏。偏爱重口味食物会扰乱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及肝脏功能,不利于血液循环,这时黑色素就会在眼圈周围沉积,产生黑眼圈。因此偏爱重口味食物,如油腻、辛辣的食物,是形成黑眼圈的原因之一。

3、黑眼圈是肾虚吗

中医学认为:色黑入肾,因此不少人以为眼圈黑与肾有关,是肾虚的表现。诚然,在临床中确有因肾虚而致眼圈发黑的患者,然而,眼圈发黑未必人人都是肾虚。

过度劳累,长期熬夜,或化妆品颗粒潜入眼皮,以及眼睑受伤引起皮下渗血,都能导致眼周皮肤代谢功能失调,使色素沉积于眼圈。而眼窝或眼睑处静脉曲张或长期眼睑水肿,致使静脉血管阻塞,也能形成眼圈发黑。

眼圈发黑还有可能是一些妇科疾病的信号。祖国医学认为,痛经或月经不调多因情志不遂、忧思悲怒、肝郁气滞、瘀血阻滞所致,或由起居不慎、经期感受风寒湿冷引起。

一些慢性病也有可能导致出现黑眼圈。如慢性肝病患者,特别是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,黑眼圈往往难以消退。动脉硬化、更年期综合征、大病之后体质虚弱、肾炎、肾功能衰竭、呼吸衰竭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柯兴氏综合征等都会造成眼周微循环障碍,以致瘀血阻滞,引起眼圈发黑。

中医怎么看黑眼圈

中医认为.黑眼圈患者多有肝阴不足、虚火上炎的现象。

中医强调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。”而肝开窍于目.若长期熬夜或压力大.或是睡眠不足等.都会造成中医所说的肝阴不足、虚火上炎.也就是气血循环差、兼有上火症状,造成黑眼圈。

中医辨证治疗上.针对“肝阴不足、虚火上炎”问题,临床上常见伴有头晕眼干.口干、口有异味、手脚易麻.容易烦躁,经量少.冶以补肝阴降虚火。兼活血通络。中药常用当归、白芷、茵陈、鸡血藤、麦冬、玫瑰花来治疗.平时更应养成早睡早起习惯,并在忙碌之余,抽空放松舒压。

过敏性鼻炎也会有熊猫眼.和中医说的肺脏失调有关系.常伴有气虚易累食少。排便稀溏,面色白,四肢无力,舌淡,脉弱。须补肺益气,行气活血。可用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川芎、防风、党参等来对证治疗.平时可多吃白木耳炖龙眼肉、黑糖姜茶。必须避免冷饮冰品。

也有些人平时过度虚劳“肾气亏虚”。腰膝酸冷.形寒肢冷,眩晕,精神萎靡,舌淡苔白.脉沉细无力造成“两目黯黑”.这时便要温补肾阳.补气活血。常用肉苁蓉、肉桂、韭菜子等。平时也可多吃黑色食物补肾.如黑豆、桑椹、芝麻、冬虫夏草等。并配合不过劳的规律作息。

去除黑眼圈的偏方

冷热交替敷眼

先用温热的毛巾敷眼部10分钟,促进眼睛周围肌肤的血液循环,再换成冷毛巾冰1分钟,这样交替几次,眼围的毛细血管通常扩张并收缩,黑眼圈就会减淡很多。

土豆片敷眼

土豆具有美白功效,把土豆切成薄片,敷在眼部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,能改善黑眼圈状况,更有助消除眼部疲劳。

茶包敷眼

把泡过的茶叶包滤干,放在冰箱片刻,取出敷眼,可减弱黑眼圈视觉感。

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
大家都在看
频道最新
猜您喜欢
全站最新